笔趣阁 > 越史通鉴纲目 > 卷之三十一

卷之三十一

推荐阅读:庆余年林徽因书信集彼得大帝克林威尔清史论丛州县初仕小补拿破伦林肯苏格拉底中日战辑选录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bb.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起庚子黎敬宗愼德元年盡癸未黎神宗陽和九年〉凡四十四年。

    〈庚子〉敬宗惠皇帝愼德元年〈十一月以後弘定元年明萬萬曆二十八年〉春正月,郊。

    遞年春首,合祀天地于南郊昭事殿,帝親詣行禮。鄭松率百官扈從陪祀,相傳爲盛禮云。

    謹按:遞年郊祀,續黎史者皆不之載,以常例然也。夫黎自中興以後,太阿倒持,下陵上替,厥有自來,君臣之禮蕩然矣。惟南郊祀天,尊卑之分尙在,若以常例不書,則禮義幾乎掃地矣。今原其黎氏失柄,實自世宗末年鄭松稱王、敬宗卽位始也。故於是年與後諸帝繼統之始,皆謹而書之,于以記世變而存名分也。

    註:昭事殿,在都城之南,註見玄宗景治二年。〇故黎會典:遞年正月〈或初一日或初三日〉前一日,陳設大香案于昭事殿正中。至日,帝御玄袍,備鹵簿,法駕雅樂,由大興門〈都城南門〉出,至壇外?服,殿御衝天冠、黄袍、王帶,詣昭事殿庭行禮。鄭王及文武百官扈從,陪拜如儀。〇黎貴惇見聞錄郊祀儀:皇帝詣昭事殿庭,盥洗後,始升殿上香,宣祝於殿上,只跪叩,前後拜皆在殿庭,至尊至重之禮也。

    夏五月,大水。

    薊郡公潘彥、壯郡公吳廷峩、美郡公裴文奎等反。帝如淸花。

    〈御批:是辰鄭松僭妄已甚,人皆得而誅之。舊史書反,未必不阿。新史但宜據寔直書千歲,是非自有公論,亦不必諱也。〉

    鄭松以我太祖嘉裕皇帝功高,忌之,八年不遣還鎭。會彥、廷莪、文奎等反于大安海口。我太祖嘉裕皇帝因將兵進討,遂率所部將士、船艘放洋回順化。於是人心摇動,松遂奉帝回淸花,以固根本。彥、廷峩、文奎等引兵附莫。

    註:淸花、順化,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大安,卽大鵶,註見前編李後帝元年。

    潘彥射殺裴文奎。文奎妻阮氏攻彥,殺之。秋七月,莫敬恭入據東京,吳廷峩以兵從。

    旣而彥疑文奎有異志,使人射殺之,自稱節制郢國公。廷峩自稱太保花郡公,牌示禁止,用莫乾統年號。文奎妻阮氏爲夫報仇,激勵士卒,軍於黃江,募能得彥首者重賞。彥聞,大怒,自督師船,單舸前進,爲飛彈所中,斃于江中。辰帝幸淸花,京城單虚。莫餘黨南郡公用嘯聚於山南、威武侯〈缺姓名〉驅煽於海陽,因共迎莫茂洽庶母裴氏入據東京,稱制,僭稱國母,使人迎莫敬恭於高平。敬恭,敬典子也。敬恭至武寧,廷峩率兵往迎之,敬恭使仍其故職,於是東北之人靡然響應,共擁至京,旬日之閒,眾至數萬。

    註:阮氏,字年,莫將阮倦次女也。一說彥聞其美,使媒相通,往來約結。阮氏佯許之,乃選美少年十餘人改装充爲侍婢,約能殺彥者厚賞。遂與彥訂某夜單舸來見,以釋其疑。彥喜。至期,阮氏盛服溯黃江,出鵶江。彥使偵之,見舟中羅列美女,坦然無疑,暗令哨船放行。將近,停橈江中。彥狂喜,亦以單舸造焉。彥登舟,卽揮舸退。侍婢兩下對酌,酒興方濃,遂出袖中刀斷其頸。乘夜潮退風烈,回棹如飛,彥軍尙未覺也。歸,以彥頭祭其夫,囑二子詣安場行在歸順,遂自沈于江。乾統,莫敬恭僭稱年號。東京,註見太祖順天三年。黃江,註見陳太宗元豐七年。阮用,靑威耕穫人,阮俛之子〈用,舊史作仁〉。山南、海陽、高平,屬寧朔。武寧,屬京北,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鵶江,今大安,註見前編李後帝元年。

    八月,松統兵出安場,進克東京。莫敬恭走金城。

    松聞敬恭入據東京,集諸將議,使黎義澤齎書慰勞我太祖嘉裕皇帝畱鎭順化。乃水步大舉,發長安。步兵前道。阮啓至?江口,遇賊守兵,奮擊,大破之,乘勝而前。水兵循寧江出喝門,順流而下,直擣東京。莫兵潰走。獲僞國母裴氏,誅之。敬恭走金城。潘彥弟瓊郡公〈史缺名〉降,貸不治。於是僞黨相率歸附。遂遣將徇天德,執吳廷峩歸于京師,斬之。

    註:金城,古茶鄕,註見前編屬晉齊王開運二年。安場,註見中宗順平五年。黎義澤,農貢古堆人。阮啓,東山玉盃人。澗江,在在今河內、寧平接界處。寧江,註見平定王九年。喝門,卽喝口,註見平定王九年。天德,江名,註見李太祖順天元年。

    冬十月,遣阮廷倫討阮用於黃江,敗績。

    用,莫扶國侯阮俛子也,勇悍絕倫。初,茂洽敗被執,用率昆弟降。後遁歸山南嘯聚,稱南郡公,共迎敬恭入據東京。鄭松進復京城,用與其黨威武侯〈史缺姓名〉以舟師犯靑池,官軍攻破之。威武侯走據海門,用退據黃江。於是遣郡公廷倫討之,敗績,官船四十餘艘皆爲賊所獲。松怒,罷廷倫官。

    註:阮廷倫,安定多祿人。靑池,古淸潭。註見平定王九年。

    十一月,改元,大赦。

    以是年爲弘定元年。

    謹按:綱目凡例,改元,凡中世而改元者,著其始,餘皆因事見之。敬宗卽位之初,一年兩元,無稽孰甚焉。故竝書,以著其謬。

    〈辛丑〉弘定二年〈明萬曆二十九年〉春正月,松敗阮用於泠江,斬之。

    敬恭至金城,聞用在黃江,馳信令其進守南昌,捍據山南一路。用設立營寨,防截險阨,殺其别道威武侯〈史缺姓名〉而奪之餉。西道將涯郡公〈史缺姓名〉、高郡公〈史缺姓名〉皆走大同。於是松親率大軍南下。至泠江,用拒戰,前軍失利。松激勵將士,咸盡死力,進擊,大破之,斬用及峩郡公〈史缺姓名〉于陣,收獲船艘、婦女、牛畜、財物以千計。擒用弟漕渭,誅之,傳首京師。下令招安,眾心大悅。

    註:泠江,屬河內南昌縣泠池社分。四道,註見太祖順天元年。

    三月,遣黃廷愛徇海陽。莫敬恭走諒山。

    敬恭據金城,聞阮用旣敗、大兵且至,遂棄其兵閒走諒山。軍至,乃毁其壁壘,招撫人民而還。海陽悉平。

    註:諒山,註見聖宗光順十年。

    夏五月,雨石。

    秋八月,帝還東京。

    冬十二月,遣阮啓徇山西、京北,悉平之。

    註:山西、京北,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

    〈壬寅〉三年〈明萬曆三十年〉春三月,雨雹。

    〈癸卯〉四年〈明萬曆三十一年〉夏四月朔,日食。

    下登郡公阮啓獄,旣而釋之。

    松疑啓有異心,逮下獄。令掌宮監裴仕林按問,無狀,乃釋之。

    註:裴仕林,廣昌畱衛人。

    〈甲辰〉五年〈明萬曆三十二年〉

    〈乙巳〉六年〈明萬曆三十三年〉

    〈丙午〉七年〈明萬曆三十四年〉

    〈丁未〉八年〈明萬曆三十五年〉

    〈戊申〉九年〈明萬曆三十六年〉秋九月,旱,大饑。

    〈己酉〉十年〈明萬曆三十七年〉春三月,遣鄭杜經略太原。莫敬恭遁。

    敬恭奔據諒山,稍復完聚,遂侵擾太原。命太宰鄭杜爲統領、阮名世爲督視,往討之。賊望風奔潰,潛竄山谷。閱月,還師。

    註:鄭杜,松弟。太原,卽寧朔,註見聖宗光順十年。阮名世,彰德鄖內人。

    〈庚戌〉十一年〈明萬曆三十八年〉冬十一月,黎弼四建策于鄭。

    〈御批:鄭家鷹犬,此爲罪首。〉

    戶部左侍郎弼四啓陳於松:「其一,請定世子,預付兵權,以固人心。其二,請處置彊藩,以一制度。夫主者以天下爲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今太原、諒山、廣南、順化,猶外版圖,若不處置,恐爲異日之患。昔唐憲宗從杜黃裳之議,以法度裁制藩鎭,卒成中興之功。伏乞裁斷行之。」

    註:黎弼四,農貢古定人,光興戊戌科二甲進士。廣南,註見聖宗洪德二年。

    〈辛亥〉十二年〈明萬曆三十九年〉冬十月,傘圓山崩。

    註:傘圓山,註見黎大行應天七年。

    安越雨血。

    凡一日夜。

    註:安越,縣名,今越安是,屬北寧省。

    〈壬子〉十三年〈明萬曆四十年〉秋八月,大水。

    〈癸丑〉十四年〈明萬曆四十一年〉夏六月,我熙宗孝文皇帝嗣統。

    詔加太保,畱鎭順化。

    秋八月,遣鄭梉經略安廣。

    辰賊黨初平,命梉經略其地,招撫人民。所至人皆欣悦,畱屬將鎭守而還。

    註:梉,松子。安廣,註見聖宗光順十年。

    冬十一月,遣使循行郡國。

    命京官分行各處,問民疾苦,流散者復三年。

    〈甲寅〉十五年〈明萬曆四十二年〉冬十一月,雷。

    〈乙卯〉十六年〈明萬曆四十三年〉春三月朔,日有食之。

    弘烈、威烈潭涸。

    無故水涸。五刻,復如故。

    註:弘烈、威烈,二社名,竝屬河內省靑池縣。

    〈丙辰〉十七年〈明萬曆四十四年〉秋八月,自五月不雨至于是月。

    九月,增揀淸花兵。

    侍郎黎弼四、劉廷質等啓言於松曰:「天心仁愛人君,必有災興譴告之,或不知自省。又出災異警懼之。本年五六月旱,農夫失望。近者八月,禾穀方成,旱復太甚。得非政事有闕而然歟?今非閱選之期,額外增揀,民何以堪?乞寢其事,以爲敬天之實。」

    註:劉廷質,弘化葵渚人,弘定丁未科進士。

    〈丁巳〉十八年〈明萬曆四十五年〉秋七月,大風雨。

    九月,大風,海水溢。

    五榖方熟,颶風大作,鹹水漲溢,近海之民多被其害。

    山西大蝗。

    〈戊午〉十九年〈明萬曆四十六年〉春正月,遣鄭梉等伐高平。莫敬寬遁。

    敬寬,敬恭之侄也。嘯聚餘孽智水等,出沒武崖、大慈間,僞稱慶王,僭號隆泰。命太傅淸郡公鄭梉、太保鄭椿,督將佐阮景堅、阮文階、謝世福、阮啓、阮寔、黃廷逢、鄭栻、鄭榛、阮惟辰等分道伐之。僞黨遠遁,官軍引還。三月,復命鎭郡公鄭林、鄭榜等討武崖,賊皆解散。

    註:武隆,卽萬涯,註見李太宗通瑞五年。大慈,縣名,屬太原省富平府。鄭椿,松子。阮文階,天祿芙蒥人,光興庚辰科會元,庭賜二甲進士。阮景堅,乂安南塘人,阮景模之子。阮寔,東岸雲恬人,光興乙未科二甲進士。黃廷逢,石城雲籠人。鄭榛、鄭栻,皆松孫。阮惟辰,安朗縣安朗社人,光興戊戌科二甲進士。

    夏四月,銅鼓山崩。

    命官祭之。

    註:銅鼓山,註見黎大行天福四年。

    彗星見西南。

    彗出,形如紅絹。

    秋八月,天雨黃沙,又雨黑炭。

    謹按:舊史:天雨金,形如黃米。天雨米,形如黑米。按劉廷質啓:天雨黃沙,而指爲雨金。天雨黑炭,而指爲雨米。今正之。

    九月,白氣見東南。

    東南有白氣,直立如鉞,每夜五?常見,逾目始滅。羣臣奏曰:「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本年九月,每夜五?,白氣見于東南,形如芒刃。頭尾尖銳,見者驚慄。又有雨金如土,雨米如黑,雷鳴非辰,意者內有失德,外有失政,紀綱彫弛,法令未張,官吏苛擾,民星搖動,人事多失和而然歟。謹按周書:『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庶民惟星。』蓋言人事有得失休咎之徵,各以類應。今災異疊臻,上天示戒,乃恐懼憂勤之日也。願因災而懼,側身修行,設祈天壇,齋戒密禱,庶幾誠心感格,玄象隨應,災星退舍,和氣致祥矣。」帝畱中。

    〈御批:當日急務孰正名。若乃羣臣泛陳塞責,殊可鄙笑。〉

    冬十一月,骞星見東方。

    〈己未〉二十年〈六月以後神宗永祚元年明萬曆四十七年〉春正月,端門樓災。

    城中火發,房屋煨燼,延及瑞門樓側。

    註:端門樓,在昇龍城。

    夏五月,松弑帝於內殿。

    松專僭日甚,帝不能堪。知松子椿陰有奪嫡,因與椿謀,殺松而授之柄。〈御批:有道臣必有逆子,好還固然。〉一日,松出東津觀舟,椿密使其黨文督伏礮於三岐路。及還,礮發中松騎象。獲之,訊知其謀。松使其子梉及掌宫監裴仕林入內殿問狀,逼帝自縊。錮椿于內府,尋釋之。帝在位二十年,壽三十二。眾議,凡葬祭禮皆宜殺,不得祔太廟,别祀之。遂諡爲簡輝帝,葬布衛陵。

    六月,松立皇子維祺〈是爲神宗〉。

    大赦。

    以是年爲永祚元年。大赦。

    〈庚申〉神宗淵皇帝永祚二年〈明萬曆四十八年〉春正月,郊。

    〈辛酉〉三年〈明熹宗天啓元年〉秋八月,白虹見東方。

    〈壬戌〉四年〈明天啓二年〉秋八月,大雨。

    〈癸亥〉五年〈明天啓三年〉春,大比〈月缺〉。

    是科會試,范丕建等七名中格。及庭試,阮秩以借人行文,事覺,帝不悅,故不賜黃榜。

    註:范丕建,丹鳳楊柳人。阮秩,弘化月圓人。

    夏六月,松次子椿作亂,松誘誅之。

    松有疾,會百官,議擇世子,以長子淸郡公鄭梉掌兵柄,椿副之。椿悒悒不得志,謀作亂,乃縱火焚京城盧舍。松聞變出,奔靑池之黃梅,輿疾入鄭杜第,便紿椿入,授以權。於是椿啣草伏庭。松數其罪。杜令掌宮監裴仕林斫殺之。

    註:靑池,名淸潭,註見平定王九年。黃梅,社名,屬靑池縣。

    鄭松卒,梉奉帝如清花。

    〈御批:多有好會而卒不能圖,不知當辰何故。〉

    松以子椿之亂,奔播于外,疾革,卒于靑春。子梉繼監其軍。辰椿黨多逸,人情洶洶。梉因奉帝幸淸花,以圖寧輯。帝拜梉爲都將、節制水步諸軍、平章軍國重事、太尉、淸國公。

    註:淸花,註見聖宗光順十年。靑春,寺名,屬靑池縣。

    秋七月,莫敬寛犯嘉林,遣鄭梉統兵擊走之。

    初,敬寛潛伏高平,以微弱,懾不敢動。至是,聞國中有變,乘虛直抵嘉林,列屯東畬、土塊。不逞之徒烏合響應,殆以萬數。帝令梉統兵,水陸竝進討之。鄧世材爲先鋒,阮名世督後軍,直擣嘉林,與敬寛戰,大破之,斬獲甚眾。敬寬奔還高平。

    註:嘉林,註見懿宗永佑六年。高平,屬寧朔,註見聖宗光順十年。東畲、土塊,二社名,竝屬嘉林縣。鄧世材,彰德鄖內人。

    八月,帝還東京。

    鄭梉以畿甸肅淸,遣侍郎黎弼四、掌宮監裴仕林等回淸花迎駕,帝遂還。論追隨功,進爵有差。

    註:東京,詳見太祖順天三年。

    冬十一月,鄭梉自進爲元帥、總國政、淸都王。

    〈甲子〉六年〈明天啓四年〉

    〈乙丑〉七年〈明天啓五年〉夏五月,令郡公鄭橋伐高平,执莫敬恭送京師,誅之。莫敬寬降。

    敬恭僭稱乾統,與其侄敬寬分據高平,往來太原、安廣、諒山之閒三十餘年。官軍進討,輒遁;師還,復嘯聚如故。至是,命橋統領諸軍分道征勦,獲敬恭及僞黨崇禮等,檻送京師,誅之。敬寛敗走,委人奉表詣京乞降。許之,封太尉、通國公,令去僞號、奉正朔,世守一方,永爲藩輔。敬寛奉命,朝廷嘉之。

    註:太原,卽寧朔;安廣,卽安邦;諒山,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鄭橋,梉子。

    秋八月,初設士望科。

    朝廷思振淹滯,大比之外,設士望科。貢士有才望者,得預試阮沂等二十七名,中格,除授有差。

    註:士望科,黎貴惇見聞錄:士望科,亦號宏詞科,惟貢士始得入試。其試法:詩賦贊頌歌箴無定體,中者,初仕除知縣,已仕者各循本資,授寺丞、知府、憲副參議。潘輝注歷朝憲章科目志:宏詞科始於國初,士望科自中興後始置,所以待名士之淹滯者。其試题或詩賦,或料事,或策問,無定式。竝存備考。阮沂,武僊金聲人。

    〈丙寅〉八年〈明天啓六年〉

    〈丁卯〉九年〈明天啓七年〉春二月,鄭梉挾帝如日麗。

    先是,梉遣工科給事中阮有本奉帝敕諭,往順化徵甲子以前租稅,復邀我熙宗孝文皇帝詣東京。上笑謂有本曰:「此出鄭氏私意。皇帝仁慈,豈忌功臣之裔乎?」厚款遣還。至是,梉欲發兵來侵,又恐無辭,謀遣黎大用奉帝敕來,諭以遣子入侍,且索雄象三十匹、海導船三十艘,以備明朝貢例。上復笑曰:「明朝貢例,惟有黃金、琦??而已。今鄭氏額外徵求,未敢聞命。且吾方繕軍器、修邊防,假以數年,來覲未晚。」大用還,以告。梉遂遣阮啓、阮名世等爲先鋒,將兵五千屯河中。自率大兵繼發,因挾帝以省方爲名,水陸竝進。上命尊室衛爲節制、文職阮有鎰監戰,領步兵禦之。又命皇子忠節制水師策應。兩軍對壘,鄭將黎珪率騎兵掠陣。我軍放大礮,鄭兵辟易。辰啓列營日麗之北,我水師乘夜潮漲,放礮迫之,鄭兵驚亂。適梉繼至,軍勢甚盛。我軍以象截擊之,鄭兵潰,死者甚眾。有鎰與張福??謀,使閒牒流言鄭嘉、鄭岳將作亂。梉聞而疑之,又以數戰屢北,遂引還。

    註:日麗海門,註見陳睿宗隆慶四年。順化,註見聖宗光順十年。河中,社名,屬河靜省奇英縣。阮有鎰,宋山嘉苗外庄人。黎珪,靑林仁里人。張福??,宋山黃雲人。

    是月,還東京。

    〈戊辰〉十年〈明莊烈帝崇禎元年〉

    〈己巳〉德隆元年〈明崇禎二年〉夏四月,旱。大赦。

    以旱改元。大赦。

    大饑。

    冬十月,鄭梉自進爲師父、淸王。

    〈庚午〉二年〈明崇禎三年〉夏五月,納從伯黎柱妻鄭氏,冊爲后。

    鄭氏玉桁,梉之女也。初,適帝從伯彊郡公黎柱,生四子。及柱以逆謀逮下獄,梉奪之,進入宮,尋立爲后。阮寔、阮名世等累疏諫,帝不聽。

    是月,淫雨。

    鄭氏旣立,天淫雨,日夜不止。

    六月,大水,河決。

    珥河漲,溢城南門,水流如注,人多溺死。靑池堤潰,水榖浸損,人民饑饉。

    註:珥河,卽富良江,註見李太祖順天二年。

    秋九月,大營宮殿。

    作宮殿三座及行廊十六閒。

    〈辛未〉三年〈明崇禎四年〉春正月,大風。

    大風從東北起,折木發屋,河船多覆沒。

    三月,海陽雨雹。

    雨下如大石、如馬頭,人物多被其害。

    註:海陽,註見聖宗光順十年。

    夏四月,西京地裂。

    西京馬鞍山雷降,地裂五丈。

    註:西京,卽藍京,註見太祖順天六年。馬鞍山,在藍京西南。

    靑池石井鳴。

    靑池黃梅石井鳴,聲聞如鼓。

    秋九月,大風雨。

    大風三日,折木發屋,雨下如注。珥河水溢。

    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壬申〉四年〈明崇禎五年〉春正月,追尊皇考簡輝帝爲敬宗。

    初,簡輝帝以謀誅鄭松,松弑之,黜不祔廟。至是追尊顯仁裕慶綏福惠皇帝,廟號敬宗,祔于大廟。

    夏四月,吏部左侍郎阮俊、右侍郎阮瀨等有罪,罷。

    俊、瀨典銓衡,餽賂公行,除授多濫。少尉阮寔、太傅阮啓劾之,各坐罷。

    註:阮俊,靑池仁睦人,弘定癸丑科同進士。阮瀨,弘化渤上人,弘定己未科二甲進士。

    六月,大雨。

    連日雨下如注。珥河水溢。鄭梉率太尉鄭橋等往靑池護堤。

    〈癸酉〉五年〈明崇禎六年〉春正月,龍泉山崩。

    註:龍泉山,屬大原省洞喜縣。

    三月,珥河水涸。

    珥河之安沿汛分夜涸一刻餘,沿河民家秉燭捕魚。

    註:安沿,社名,今屬河內省上福縣。

    盛烈潭涸。

    註:盛烈潭,註見敬宗弘定十六年。

    冬十一月,鄭梉侵日麗,我兵擊敗之。

    辰我廣南鎭守皇第三子渶潛有異志,密書於鄭梉約以來侵,聞礮聲自爲內應。鄭梉信之,自統大兵直抵日麗海門。我熙宗孝文皇帝命阮雲勝、阮有鎰等將兵禦之。兩軍對壘相持,鄭兵放礮爲號,不見渶來。梉疑之,退兵隔壘以待。旬餘,鄭兵懈弛。我軍突出大戰,鄭兵潰走,死者太半。梉以阮克捋守北布政,自引還。

    註:廣南,註見聖宗洪德二年。北布政,古州名,今明政、平政二縣,均屬廣平省。日麗海門,註見陳睿宗隆慶四年。

    〈甲戌〉六年〈明崇禎七年〉春三月朔,日食。

    夏,大旱〈月缺〉。

    〈乙亥〉陽和元年〈明崇禎八年〉冬十月,我神宗孝昭皇帝嗣統。

    〈丙子〉二年〈明崇禎九年〉

    〈丁丑〉三年〈明崇禎十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冬十一月晦,日食。

    〈戊寅〉四年〈明崇禎十一年〉春三月,高平莫敬寬死。子敬完反,鄭梉統兵討之。

    初,敬寬降,請爲藩輔,許之。至是死,其子敬完〈一作敬宇〉不奉職貢,發兵反,僭號順德。梉統兵進討。先鋒夏郡公〈史缺姓名〉爲敵所執,林郡公〈史缺姓名〉陣前退縮,梉斬之。遂申嚴號令,督諸軍四面合圍。會暑瘴盛,乃引還。

    〈己卯〉五年〈明崇禎十二年〉

    〈庚辰〉六年〈明崇禎十三年〉

    〈辛巳〉七年〈明崇禎十四年〉

    〈壬午〉八年〈明崇禎十五年〉秋九月,鄭梉以其子柞、櫟等出領鎭節。

    梉以天下紀綱在乎淸理詞訟,擒制盜刼,乃以其子太保西郡公鄭柞鎭山南,太保扶郡公鄭櫟鎭山西,瓊岩公鄭棣鎭京北,少尉花郡公鄭梣鎭海陽。復令太常寺卿范公著、兵部右侍郎阮澄、工部右侍郎阮評、戶科給事中阮仁著竝充贊理,釐革弊政,撫安方民。

    註:山南、山西、京北,竝註見聖宗光順十年。范公著,唐豪遼川人;阮評,桂楊蓬萊人,竝永祚戊辰科同進士。阮澄,靑池古典人;阮仁著,弘化月圓人,竝德隆甲戌科同進士。

    〈癸未〉九年〈十月以後眞宗福泰元年明崇禎十六年〉春三月,梉挾帝如安排。

    先是,梉遣鄭柞、鄭棣等爲先鋒,統領阮光明、范公著、阮名壽參贊軍務,侵南布政。我守將裴公勝力戰死之。鄭兵遂犯日麗海門。至是,梉統大兵繼發,挾帝如北布政,次安排,遣鄭擣攻我中和壘。我師防備甚固,攻不克。會暑盛,鄭兵多死者,遂引還。

    註:阮光明,瑞原挽河人,永祚戊辰科同進士。阮名壽,靑池月盎人。南布政,古州名,今布澤是,屬廣平省。裴公勝,南定武僊人。安排,社名,屬廣平省平政縣。中和,社名,今美和,屬廣平省。

    夏四月,還京。

    冬十月,帝傳位太子維祐。

    太子卽位〈是爲眞宗〉,改元,大赦。尊帝爲太上皇、皇后鄭氏爲皇太后。

    以是年爲福泰元年。